環保產業牽手人工智能 環境治理走向平臺化管理
作為政策導向型行業,疊加科技革新等多項利好,近年來環保產業的整體規模得到飛速發展。同時,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的不斷發展,環保產業步入新時代,人工智能有望成為未來行業內的最大主題。
根據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再結合“中國制造2025”的概念,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將成為環保設備的發展方向,“環保+人工智能”已是大勢所趨。
人工智能逐漸滲入環保產業
根據權威媒體報道,近日,可完全替代人工的環衛智慧作業機器人、無人駕駛小型掃路車等新一代人工智能產品首次在湖南長沙亮相,有利于助推智慧環衛持續向好發展。中國環保在線認為,此次新一代人工智能產品的發布,不僅將科技切實地帶入了環衛清潔領域,還以人工智能的方式解放了民眾的雙手,徹底顛覆傳統環衛設備作業流程。
事實上,環保產業中早已經能頻繁看見人工智能的身影:生態環境部推出排污許可“云平臺”,實現了環境治理信息化管理;刷二維碼便可分類扔垃圾,智能監控收運環節;利用分揀機器人終結圍城困境……
與此同時,“互聯網+環保”的概念日漸多元化,“互聯網+分類”、“互聯網+回收”層出不窮,智慧環保產業更加成熟。
作為舉世矚目的全球環保技術交流盛宴,2018第十九屆中國環博會可以說是我國環保產業發展風向標。展會現場,中國環保在線發現,一些精耕于智能制造領域的企業也跨界加入到環保行列中,并結合自身特色提出多樣化的“智能服務方法論”。
有受訪者表示,新時代下的環保產業需要重新定義,打造智能高效、全自動環保設備,實現環境治理信息化、平臺化管理是環保企業的發展方向。
利用大數據,環境治理走上“云端”
環保產業走進“最好的時代”,人工智能迎來全面爆發,熱潮之下,牽手環保產業,人工智能運用領域得到進一步拓展;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環保產業不僅搭上了科技快車,也讓環境治理簡單了不少。
2017年國務院頒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建立涵蓋大氣、水、土壤等環境領域的智能監控大數據平臺體系,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智能環境監測網絡和服務平臺。
以水環境治理為例,傳統水處理行業借力人工智能,達到了精準高效的目標。安徽合肥在治理河道時,“河長巡河+無人機助陣+機器人清淤”三道防線層層把關,讓河面水環境“盡收眼底”,使得排污企業“不亂排、不敢排、不能排”。
另外,據權威媒體報道,日前,國內首個基于大數據預測分析的智能水處理診斷預測平臺正式上線運行。通過平臺管理,改善系統效率及降低維運成本,使水處理簡潔化、透明化和精準化。
實踐證明,不論是大氣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還是環境監測,人工智能系統在環境治理中的運用,都能將采集到的數據傳輸到“云端”。而這種數據分析、前期推斷以及預警方案,有著傳統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